兴化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兴化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关于全市农业现代化大突破的工作意见
发布时间:2015-10-28     浏览次数:     来源:

 

 

 

 

 

兴发〔20151

 

 

中共兴化市委  兴化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市农业现代化大突破的工作意见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今年1号文件和泰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现提出全市农业现代化大突破工作意见:

主要目标:紧扣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着力在改革创新、经营体系、基础能力、项目建设、农村环境、服务水平等六个方面取得大突破,确保到2018年完成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新跨越,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2015年,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并规范运行,新增家庭农场600家,标准粮田改造面积80%,新建现代农业园区40个,农业招商引资30亿元以上,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面达到30万元。

一、解放思想认识,农村改革创新有大突破

1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力推进村经济合作社实质化运作,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及住房、农村集体资产等确权登记颁证,激发农村发展活力。2015年,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进场交易率100%

2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水产养殖塘口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政银保三方合作开展贷款保险,帮助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资金需求。继续做好A类家庭农场、合作组织评选以及民生银行“惠农贷”、农业机械金融扶持等工作,重点加强对粮食规模生产的金融支持。扩大特种水产养殖、高效设施种植保险范围,主要农作物应保尽保,对粮食类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按需求实行差别化保险,提高保险理赔水平。2015年,实现土地经营权、水产养殖塘口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1亿元、“惠农贷”5000万元。

3大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坚持为农服务方向,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加快推进乡镇供销社改造,形成“一社三部”的组织结构,积极打造服务“三农”的综合平台。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大兴化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提升全市农产品知名度。2015年实施电子商务进百村工程,实现放心日用品和农资农家店行政村全覆盖。

4、探索建立农田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在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坚持建管并重,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对财政资金建设的机耕桥、机耕路、圩口闸、排涝站、小型电灌站等农田基础设施,竣工验收后移交所在镇村负责运行管理和日常管护,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二、转变发展方式,新型经营体系有大突破

5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示范引导,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措施,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土地经营面积100-300亩的家庭农场。2015年,每个行政村新增1家家庭农场,全市家庭农场总数突破1000家、经营面积比重达30%;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创建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0家。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运行监测,鼓励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8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及全资投资公司10家、省级20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每年培训职业农民3万人。

6扎实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以粮食规模经营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粮食生产在全国标兵位置和全省领先地位,打造“江苏第一粮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防止土地流转“非粮化”、“非农化”。对粮食类家庭农场、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在农田基础设施、生产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全程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布局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15年建设部省级水稻、小麦万亩示范片32个。

7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突出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强化科技在粮食生产、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中的支撑作用。依托上海海洋大学,研究推广生态水产养殖与高效种植相结合的立体种养模式,2015年推广蟹田种稻等高效种养结合模式5万亩,提高效益,降低风险。依托省科技镇长团,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处理水花生等有害生物和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有效途径。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示范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8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发挥戴窑粮食市场、安丰永丰河蟹市场、沙沟水产品市场等传统市场作用,放大河蟹价格指数优势,鼓励高位嫁接,引进现代元素,带动粮油、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销售,降低生产风险。发挥“苏合”品牌效应,积极发展直供直销、农超对接、连锁配送、网上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到2018年兴化“苏合”联社实现销售10亿元。发挥百喜电子商务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全民电子商务战略,销售区域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电子商务特色镇、特色村,网上销售年递增1亿元以上。

三、加大财政投入,基础能力建设有大突破

9加快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把农田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农业现代化大突破的重要基础,统一规划,整合项目,每年投入5亿元以上,实施市级标准粮田改造工程。201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改造标准粮田15万亩,建设机耕桥360座、电灌站100座、土质机耕路260公里,标准粮田改造面积80%以上。2016年实现标准农田全覆盖。

10大力建设水利基础工程。实施川东港、泰东河等重点工程,进一步畅通水系,从根本上提高里下河地区防洪排涝标准,保障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作机制,全面竞争立项,加快圩口闸、排涝站更新改造,加修圩堤险工患段,提高挡排能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大生产河疏浚力度,每年投入3000万元,疏浚土方360万方,至2018年,将全市所有生产河全部疏浚一遍。

11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支撑水平。完善农机购置金融扶持政策,鼓励收割机更新报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更新机具、建设机库,扩大服务面积。对粮食规模生产购置实用农机装备进行补贴。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在机具购置、集中育秧等方面给予补贴,2015年全市完成机插秧面积75万亩,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8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

12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村级综合监管网络,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严查禁用农业投入品。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建设2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加大投入,加强市乡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做好国家级出口蔬菜安全示范区建设管理工作。

四、做强园区载体,农业项目建设有大突破

13全方位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按照“三个百万亩”和“六大片区”总体规划,加快各级农业园区建设,围绕兴泰线两侧重点打造10个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2015年每乡镇新建1-2个市级农业园区,全市各级农业园区总数突破60个。农业园区要有规划、有标志、有经营主体、有效益,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真正成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畜禽规模养殖、高效种养结合的建设载体和示范基地。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14大力度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立足兴化农业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用明显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2015年农口每个部门引进农业项目2500万元以上,每乡镇引进200万元种养项目3个,全市引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项目30亿元以上。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引进的项目落实专人跟踪服务,确保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15多层次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放大中央电视台魅力农产品嘉年华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效应,实施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开展兴化大闸蟹、兴化大米、兴化龙香芋等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提升兴化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兴化大闸蟹品牌经营监管,加快推进兴化龙香芋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集体商标,充分发挥大米产业发展协会纽带作用,进一步打响兴化大米品牌。加强“三品”建设,2015年新增“三品”100个、产量20万吨;到2018年,全市“三品”总数突破100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累计分别达到700200100个。

五、坚持民生优先,农村生态环境有大突破

16、全面实施退渔还湖工程。立足恢复湖荡生态功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对全市20个湖荡全面进行退渔还湖,恢复水域面积140平方公里。2015年,投入资金8亿元,实施得胜湖、平旺湖等退渔还湖工程,认真做好房屋搬迁、渔池让塘、鱼种销售等工作,按期招标进场施工,严格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17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范围,实施村庄环境连片整治,每年整合农村改厕、体育器材下乡、村庄河道疏浚、绿化示范村建设等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持续整治提升村庄环境,有序运行“六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农村垃圾处理体系。2015年全面建成泰州市级小康达标村,农村实事工程完成率100%

18持续推进绿色兴化建设。突出林果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林果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引导林果产业健康发展。突出绿色通道,狠抓公路缺株断带补植和圩堤更新造林,彻底消灭“空白圩”、“空白路”。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建设。突出村庄绿化,大力开展绿化合格村、绿化示范村创建。2015年新增成片造林面积1.36万亩,更新补植面积0.4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到2018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3%,绿色村庄、农田林网全覆盖。

19深入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强化水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思路,突出“上卡、中清、下捞”,每年开展冬春两次水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坚持结果导向,严格督查验收,确保水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强化农业废弃物处理,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每年120万亩以上,常态长效抓好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保持95%以上;淘汰小规模畜禽养殖,全面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强化渔业增殖放流,严厉打击电捕鱼。

六、强化基层基础,农村服务水平有大突破

20健全农村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五有”农业服务中心和乡镇兽医站“五有五化”建设2015年全面达标。积极为各类农业市场主体提供技术、市场等信息服务,大力推广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扩大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覆盖面,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21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集中育供秧、机耕机收、病虫防治、包装销售等服务,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2015年每乡镇新建1个服务面积5000亩的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全市集中育供秧达80%,病虫害统防统治达80%

22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加强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网上村委会运行正常,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强化内部挖潜和外部帮扶,严格农村“三资”监督管理,确保2015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2%、全面达到30万元。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工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2015年低收入农户脱贫率累计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23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确保每年支持“三农”投入10亿元以上。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等金融政策扶持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投资形成的资产作为集体股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或所在村负责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水平。

推进农业现代化大突破、如期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大突破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督查推进,严格考核验收,严肃奖惩措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强化目标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农业现代化大突破各项目标任务。

 

 

 

 

 

中共兴化市委员会       兴化市人民政府

201525

 

 

 

 

 

 

 

 

 

 

 

 

 

 

 

 

 

 

抄送:市人大、市政协

中共兴化市委办公室                         2015年2月5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