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清晨,江苏兴化大营镇联镇蔬菜专业合作社的2号保鲜库一片繁忙,葱农们忙着将夏季收获、储藏的洋葱一袋袋装上货车,准备运往山东、辽宁等地。据葱农介绍,今年该合作社共储藏洋葱2300吨,预计可以销售到春节前。
联镇蔬菜专业合作社是大营镇联镇村集体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种植洋葱的农民吸纳为成员。全村耕地面积4649亩,流转农户承包地2649亩,洋葱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300亩以上。近年来,该村通过技术指导,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储藏洋葱,让洋葱产业在合作社长期稳定种植,反季节供应市场,实行产销供一条龙服务,不断增加葱农种植洋葱的积极性,辐射带动全镇种植,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该合作社总产值可达520万元,亩均净收入达0.3万元,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双赢。
拓宽发展思路 找准增收路径
大营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长期保持着夏种麦秋种稻的传统种植模式,老百姓思想保守,安于现状,联镇村更是其中的典型。没有资源的村集体如何增收、走出困境?2001年,原联镇村党支部书记束必胜率先转变思想,通过外出参观学习,结合本地土质,寻求了一条适合本村的发展模式。他带头并动员村干部一起引入适合本村半沙土土壤种植的红皮洋葱,并寻求技术指导,从开始种植,到除草施肥施药,到最后采收,在当年就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红皮洋葱的成功,让部分农户的思想发生了松动,通过村干部一班人主动到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并帮助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帮助,至2009年全村约有近100户农户种植洋葱。
当年6月,村民沈广元将自家一车洋葱运到盐城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瞬间抢购一空。随即引得上海、山东等地蔬菜批发市场的代理商接踵而至,纷纷到大营镇踏田“争地盘、押定金、抬价格”,引发了一场“洋葱大战”。经过多年的规模扩张、品种选育,联镇村红皮洋葱有了产业发展基础,所产洋葱具有葱头大、组织致密、含水量多、甜味浓等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打造出一条村集体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村级集体领办 抱团扩张发展
面对火爆的洋葱市场,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红皮洋葱。经营需要主体,谁来带领洋葱产业发展壮大开拓市场?2009年7月,束必胜抓住机遇,顺势牵头创办了兴化市联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始了洋葱的组织化生产和销售。合作社积极为村民们采购、供应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成员开展果蔬种植销售,为成员引进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并开展成员间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为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发展,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对种植洋葱的成员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购销、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四统一”,实现了合作社内部农户之间的技术、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还降低了单个种植户面临的市场风险。经过多年的发展,联镇村洋葱改变了以往拉货到市场销售方式,转变为以合作社牵头与洋葱收购商直接联系并到村进行收购的方式,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卖出好价钱。
为更好地抱团发展,带动更多农户种植洋葱增收,合作社与村签订协议,承包了洋葱市场,通过加强对市场的经营和管理,合作社销售洋葱价格每斤提高5分钱。合作社还积极推动“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与农业科技院校的联系,着力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多次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到村进行科技调研,组织青壮年开展电商、洋葱种植等专题培训,全村先后有近600人次的村民接受培训,参训人员均掌握一两项技能。
对新加入洋葱种植行业的农户,合作社采取党员干部“一对一”帮带措施,对农户洋葱种植全程进行指导并统一代销。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联镇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洋葱,合作社成员达300多户。村里现有洋葱种植面积2300多亩,亩产量1万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稳定在1.2元左右,亩产值5500元以上,每亩纯收入达3000元,村民们的口袋逐渐鼓了起来。
不断探索创新 做大做强产业
2021年,按照“提质增效,发展特色产业;盘活资源,发展融合经济”的思路,联镇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讨论、商定,充分整合现有的土地资源和闲置劳动力,依托联镇村种植红皮洋葱优势,抢抓发展新机遇,采取“党支部+蔬菜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洋葱基地”模式,通过整合各级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及兴化市供电公司挂钩帮促资金300万元、市级机关部门挂钩帮扶资金、社会能人捐赠等资金200万元,共计500万元投入新建两座2000吨冷链仓储和洋葱产业园。
这一举措既为村集体寻得财源,又助力洋葱产业发展。为更好地提升联镇村洋葱效益,合作社注册了“南寺桥”商标,对洋葱进行品牌销售。一个“金点子”使得联镇村的洋葱名气打响、身价倍增,受螃蟹礼盒可以提升螃蟹身价的启发,合作社决定用礼盒包装销售洋葱,以高于商贩收购价收购优质洋葱,助农增收;将礼盒洋葱销售利润归村里,增加集体收入。
洋葱收获季到来之时,一场围绕“洋葱消费”的战役在联镇村打响。礼盒设计、攻关销售、网络推销——注有合作社“南寺桥”商标的洋葱礼盒一炮打响,通过互联网走向市场。同时充分借助“消费扶贫”这一有利契机,合作社的洋葱销售得到了挂钩帮扶单位兴化市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由江苏省电力公司向各市县公司发出了采购联镇洋葱的倡议,一时间,各地订单纷纷飞向联镇村。有了合作社注册的品牌,联镇村的洋葱还走进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去年短短半个月的洋葱采收季,村集体就因合作社销售礼盒洋葱增收25万元。
合作社还瞄准当地脱水厂加工黄皮洋葱的商机,引种168亩黄皮洋葱,并与兴化大林食品公司达成供货合同。为扩大市场,合作社和村还联合考察了山东的洋葱酱加工企业,决定利用个体小的“下脚料”洋葱,委托生产“南寺桥”红皮洋葱酱。
为发展更好的种植模式,以束必胜为首4名村干部主动外出学习,探索筛选出“洋葱-芋头”的套种技术,尝试进行洋葱与龙香芋套种试验。从洋葱到“洋葱—芋头”的套种产业发展模式,既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为高效农业种植,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联镇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产业兴旺之路。